最近一直沒有更新的網站,好像是生活不停地忙碌著,一直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了解自己到底想要甚麼。所以有一段時間「鈍感力」這個詞彙就忽然火了一把。

前段時間打了第二劑AZ,左臉開始逐漸有麻木感,或許在我媽眼中我是一個不容易哀號的人,所以當我表示不舒服的時候,我媽變得很緊張。然後她們在用他們會的方式去保護照顧著我們,我一直認為赤裸著表達著最真實的情感是最困難的,面對同事,面對主管,面對陌生人,我們都可以很肆無忌憚的表述著我們當下的情緒,然後面對親人時,卻有多種的害羞,或是隱藏的情緒。其實工作後,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陪爸媽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就像是那句著名的話: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離死亡越來越近了。因為很久沒有寫一些心情隨筆了,默默點擊左鍵滑鼠打開網站的草稿夾裡,看見我半年前的文字,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溫度湧起(原來不知不覺已經經歷了這麼多)

22歲到23歲這個黃金年齡的風口,我很感謝我的公司給我各種不同領域探索的機會,在我這個年齡可以去各種闖蕩,我不是一個沒有想過未來要做什麼事,就是會覺得現在的生活、工作狀態是我想要學習的模樣。尤其是在疫情的風口,覺得專注於當下「惜命」更為重要。最近公司開始叫我帶實習生們,會發現其實我是一個很不喜歡去教人的人,會覺得教他們的時間我自己去完成就可以了,所以這陣子產生了一個疑問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當一名主管。

昨天遇到我們公司的前主編,他現在在一家公關公司當經理,跟他聊起說為什麼不自己去創業,他說創業需要資本。工作半年了,採訪了一些不同領域的大咖人士,會發現他們肚子裡的墨水,其實是來自於人生閱歷的積累,那我希望多年以後的我,也能擁有同樣深度的人生。

前幾天去採訪一個文創品牌的執行長,我才會發現原來成功的文創產品都來自於有策略的行銷以及商業轉換,沒有所謂的單純的才華可言,都是透過人為行銷,才能創造出成功的產品。以前,會覺得只要努力了就會有所成就,現在就會發現這個想法多麼可笑與單純。現階段的我真的是一個很討厭應酬的人,但希望能在五年後會能理解應酬的意義。

如果說有一個宏大的目標,大概就是很希望我能出一本書,再更宏觀的願望的話,就是希望我能成為一名很火的作家。

我最近在思考為什麼我吹頭髮的時候,不會產生了蛋白質動物的臭味?然後也發現我是一個不能接受姐弟戀的人,因為如果我找了一個比我小的男朋友,我50歲大壽的時候,我自然會比他提早過。(還有我家人最近懷疑我有男朋友,我朋友覺得我超忙,這是哪裡給出來的錯覺!)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