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美劇《新聞編輯室》,它大概是至今還保留著新聞理想的人的防腐劑。

這幾天因為工作需求,去碼了很多過往新聞編輯文學作品的數據文獻,寫了一篇關於當代出版編輯的沒落,透過由今到古的經典影視作品邂逅一場文學革命的撰文,我一直在思索著編輯邏輯的重要性,插播一些許知遠老師今天的《十三邀》又更新了,這一期是一場與科學家對話的無限探索,探索著當代的外星人,就是傳統社會中的鬼的建構。

延續一下剛剛新聞編輯的話題,在這邊想推薦大家一部《月光變奏曲》,520推出的高能戀愛燃劇,想想這大概是一部近期最能近距離觀察出版行業編輯工作的日常與激情,在劇中里關於編輯與作者互動的場景非常多也非常有趣,描繪出版社、小編輯、大作家等的工作細節、思維方式,在互聯網和新媒體作為主流媒介的今天,力求向觀眾展現紙媒文字工作者的細膩與熱忱。

1.

前陣子有朋友問到「什麼準備回新聞圈」,話頭的另一邊我沈默了,因為居家公司的日子,花了時間讀劉涵竹主播的新書《你不是自找委屈,而是少了心機。》

我有一個答覆那就是「沒有了。」

為什麼呢?我講不出來,像是得了失語症,無法用語言去表述內心複雜的情感。

昨天跟一位新浪時尚的朋友聊到,他說目前大陸互聯網經歷了從PGC向UGC轉變的風口,尤其是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用了演算法後,告訴所有人,「自製所有內容都可以被看到,不再是專業新聞內容發佈的推薦,而是個性化推薦」,所以這也大概是為何會有大量的自媒體KOL開始蓬勃發展的歸因。

當然他也和我分享到,其實新媒體大部分會有一個誤解,它其實是運營新媒體賬號,宣傳效果,但是他說更想從平台端去做,平台可以做運營規則的策略人,制定者,新媒體運營更像是運營規則的服從者、學習者運用規則兩個角度,現在更流行的是創作者運營,這大概是目前互聯網下半場的爭奪。

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2.

開始居家上班的日子說一句心底話,如果沒有工作的不自由壓著,其實很無聊。我相信現在居家工作或是隔離的我們,對於這個回答應該有體會吧。其實很多就是這樣:一直上班的時候,經常想辭職,疫情在家休息久了,竟然會懷念起去公司的日子。

有段時間在公司開編輯會議的時候,我經常走神,老闆總是很疑惑與不解。其實我一直是迷戀走神的,我經常在走神中獲取只屬於自己的東西,可惜的是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對於我的走神,更多是貶斥的。

看了渡邊的文,頗有感觸,他說想聊一聊走神中的內容和自我。某種程度上其實走神的反義詞不是專注,而是遺忘。我不願意捨棄走神,是在選擇強制地記憶,即使破壞了很多,例如情感,工作,溝通,圓潤或激情。「我會想,是我走神本身就存在問題,還是僅僅因為我走神之外沒有處理到的那些盡善盡美的事務引發了眾人的不滿,現在暫且覺得是後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