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網路蓬勃的世代,知識教育的取得,比起60年代來得更佳方便。要成功太容易了,所以你不成功,顯得太失敗。

前陣子諮詢peter老師一些求職升學的靈魂問題,他傳了一個知乎連結給我,裡面內容大概是提到要你做一個 《Somewhere people vs. Anywhere people》Somewhere people,他們對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很強的認同和依附,他們的移動訓練能力不強,可能一輩子待在同一個地方。而Anywhere people,他們生活在大都市,受過大學教育,移動資源很強,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對特定的地方沒有執念。那我到底屬於什麼?至今還是打上一個問號?

1.

上週去翔泰基金錄製單元節目,翔泰是一位台大研究所畢業的學生,他和我說到:「這個世界有一部分群體是很看重學歷,像是會有台大幫、政大幫的圈子,找朋友或是對象都會先用學歷篩選出合適他們的。」這又是一次讓我思考到底學歷重不重要的一場內心拉鋸戰。四月份收穫最多的莫過於去上了武敬凱老師行銷的課程,大概是被他的氣場給震撼到,回家開始上網把他的生平背景資料整個掃了一遍,他的經歷與能力告訴我,三件事情:第一、學歷不非萬能!學歷高,不代表未來就有前途,相反學歷普通的,也不代表往後的人生不會有所成就。第二、我想當一名SOHO族,自由分配工作時間,不想被體制內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日常給綁架。第三、新媒體世代,影音為王的世代,我是該好好去了解影片行銷操作模式。

2.

到底了解自己嗎?每每深夜我總是反問著我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要成為哪一種人?我羨慕著那些想做什麼,拉著行李,一股腦兒往前衝,不給自己回頭路的人。寫了一段話給旺報主筆盧虹老師,隔天聊天室回覆著:「需要好好聊聊嗎?我現在或晚上可以?」一通電話撥過去,熟悉的聲音,著為珍貴,離開同溫層,和前輩們聊天中,會得到許多不同角度的思辨與啟發。「網路媒體報導靠著是流量技術層面,內容並非較著重的部分。你還年輕,有容錯的機會。」這大概盧虹老師最讓我觸及的一段話。

1111人力銀行的業務經理來系上做履歷求職的講座分享,長君姊10年前出的那本《超強soical力》均提到過,一份履歷的大頭照很重要,千萬不要放一些可愛的自拍照,就給我正經八百的去放證件照,專業清晰的形象,是人資選擇員工很重要的指標。

3.

尚芮是一個在新東方教書的女孩兒,每到晚上日常擔憂自己的未來,於是私訊了她一些人生職涯方向,而也是最近體悟到良好的示弱,你會得到的更多,因為就算是神人,也有脆弱的一面。

尚芮回覆我:「女孩子不要被年齡捆住才是最重要,你還那麼年輕,有很多選擇可以去嘗試,父母和家人支持你的話是最好的後盾。如果目前還沒有什麼牽絆,去選擇更好更遠更高的地方看一看走一走,去認識自己,瞭解這個更大的世界,一定是更好的選擇。如果選擇了離開舒適圈去獨立生活 也不一定會有想象那麼難哦,因為我出國前也沒有離開過家裡,但是出去之後反而讓我看到了生活不一樣的樣子。那種自由和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很棒,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剩下的話,就像鄧布利多說的那句:『我們總是要在easy oneright one中做選擇,最終選擇權一定還是在自己手裡。』」

4.

今天GAC畢業專題匯終於劃上一個句號,指導教授在群組傳了一段話:「恭喜大家,畢業專題終於 算是告一段落了,謝謝大家這一路來包容我的任性和要求,我真的很為你們感到驕傲,一路來 大家跌跌撞撞,吵吵鬧鬧的,也走到了終點。希望過程中你們都有學習與成長,我很遺憾沒辦法針對大家的問題給予改善的有效建議,讓團隊運作總會有些不圓滿,不過這也是你們可以學習成長的地方,預祝大家畢業順利,一帆風順了。」算一算沒想到,原來在校園中的日子剩不到兩個月了。大學畢業,近在咫尺卻又如此不真實,青春的歲月就是這樣悄悄地流逝,好在回頭看看曾經的經歷,一切都是值得與美好。

@心情不錯

#才華有限公司 #珊式隨筆  #在輔大到數的兩個月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