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行動,代表其實這件事,對你來說,沒有你想像的重要。
1.
從沒想過有機會和沈春華主播聊聊關於我20歲的未來規劃。第一次,瘋狂的從輔大跑到世新聽一場演講。一個學校是在台北的東邊,另一個則是西邊。坐在捷運上的片刻,我反覆詢問自己,去聽這樣演講的意義是什麼。想著想著,後來會覺得自己很可笑,不就因為單純喜歡著,單純想看看這樣90年代的主播,報導的社會案件只會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真實的樣子是什麼?但喜歡,哪來需要這麼多凡夫俗子的理由呢。

2.
迪士尼出的電影,基本上我都看過,不過《黑魔女2》的角色衝突給我的衝擊實在很大。曾經,聽說過童話故事裡,一點都不純真,真實是為了體現人性醜陋的一面之說詞,不過這件事也沒有得到考證。奧羅拉公主的傻白甜的人設,大概只能在童話世界中出現,現實生活中只會被翻一百個白眼。

3.
坐在海底撈,總是會讓我想起在大陸的時光,彷彿我到了大陸,我喜歡著城市中的氛圍,喜歡隨處有充電寶站的便捷,喜歡點餐有智能的平板,喜歡外場人員服務的細緻程度,這也難怪海底撈外場的底薪有四萬五,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4.
嘗試去剪了一個空氣瀏海,不過卻感覺剪成了妹妹頭,有一點難以接受。穿了一個左耳的耳洞,以後終於可以帶美美耳針的耳環了。嘗試去和身邊周圍的人,說我想要什麼,且用行動去爭取,也開始學習去拒絕他人,最重要養成回覆來自好朋友的問候。
5.
非常喜歡每一週星期一下午大眾傳播原理的課程,課程非常抽象理論派,但非常受用。張文強老師說:「在哈波瑪斯的資本主義洗禮下,我們經常使用『薪水』看待一件工作是否有意義的價值性。」但其實有更多的東西,是用資金換不回來。例如:社工,因為輔導諮商使得有些人活得更快樂與自在,這些心理層面的精神是無法用價錢衡量的,不是嗎?
只是,每一個人來到這是世界,實踐的社會價值,本來就不一樣。有人含著金湯匙長大,可以從小不問世事,穿著名牌、開著跑車、讀著私立學校、不知人間疾苦,只能說這些人上輩子肯定積累了很因德,投胎到一個好家庭中。
6.
重新經營我手寫時光,心情不錯的隨筆。喜歡那一點一滴積少成多的感覺,那些散發出來的快樂是打從心底,城市青年的心底低喃,總是有訴不盡的惆悵。不過我還是那一個有趣的靈魂少女。
很喜歡,近期的一些改變。一切都在軌道中前行,最好的狀態,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