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一)
實習上崗第一天之心路歷程
我以前有一個上海夢,卻在今日粉碎一地,從沒有想過,第一天的實習歷程是這樣度過。早上9點約好和我的學伴周童一起打滴到公司,卻在打車後發現是上班高峰期,很難打到車又貴,其實那一刻我是挺慌張的,我意識到脫離了黃浦區,我對於上海一點也不了解。上班第一天10點應該要準時出現,9點15分我們還在鴻海溫斯頓飯店距離公司13公里的地方徘徊,腦袋大概就是愣在那裡許久,一片空白。我並不是個會表現害怕無助的人,那一刻其實挺感謝學伴周童,他默默說了一句:「我打到車了。」就像是出了事情有人頂在我前面,讓人很有安全感。
了解一個人,或許兩岸還是隔著很大的文化鴻溝,無力感充斥著我,上海繁榮的步調,我曾經以為這就是我所期待的模樣,活在舒適圈太久,有時候想放聲大哭,後來發現連哭的力氣都沒有。
飛利浦是我最終實習的崗位,一開始我確實非常排斥,從沒想過我會進入一家非我專業領域的集團實習,但我家庭教育概念依然讓我告訴自己,要帶這份初衷,努力探索我不了解領域並且愛上它。生活的磨練洗禮,造就了如今的人格。美智學經理7月21號分享的講座裡面講了一句話:「把自己重新歸零,重新認知自己的學伴,上海的文化。」這句話一直在我內心環繞,是的,我所了解的大陸,似乎是我腦海創造出來的認知。而在懞懂意識到,或許一個月之後散去,往後能夠和學伴見面的概率為零,想想很諷刺吧!體制下,我曾經一度認為人格塑造來自於自身的價值觀,
我媽媽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沒有很優秀,只有更優秀。」所有的歷練與洗禮,都將成就最好的我們。平行時空中,讓我們遇見,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不必慌張,不必恐懼,就勇敢正面直擊吧!
下午領導和我們進行主管開會匯報工作內容,飛利浦電視歐風電視俱樂部小程序開發計畫內容。
07/23(二)
為什麼地鐵這麼可怕?
活在一個安逸的環境長大,上海11號地鐵今天鎮驚了我,我沒有想過人擠人的地鐵裡,迎來的是擁擠的人潮。走在上海西站的道路上,我感受到生活於上海的渺茫,與看不到希望的落寞。說真的我挺後悔來到這個交流平台,我不懂為何我要這麼辛苦,在大太陽底下,每天先騎1.8公里的自行車到上海西站,轉兩趟地鐵,在走10分鐘到冠捷大夏科技總部,我不熟悉不喜歡的領域,我到底圖什麼?我不敢奢望,一個月我會收穫什麼,但是我知道至少我要對得起自己來這裡的初衷。
我媽媽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沒有很優秀,只有更優秀。」所有的歷練與洗禮,都將成就最好的我們。平行時空中,讓我們遇見,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不必慌張,不必恐懼,就勇敢正面直擊吧!
別懼憂何散,又何懼放膽
我從海上來,浪聲滿袖!
07/24(三)
哭一哭沒什麼不好
昨天晚上獨自在酒店,打電話給閨蜜,聽到他聲音那一刻,我眼淚不停使喚嚎啕大哭,我並不是個時常哭泣的人,又或者是若是我不開心,我寧願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負我。在我大哭的同時,我的學伴在我房間吃外賣,似乎被我大哭給驚嚇到,結束電話,他什麼也沒說,不安慰人,一直笑我,那一刻我不太能理解。我很想告訴他:「我作為一個台生,來到一個異鄉實習生活,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給我釣餌啷噹。」這種無力感,壓得我喘不過起。但似乎是在他要離開我房間時,又折返回來,告訴我:「你哭什麼呀,有我在呢。」我沒有回覆,低頭著繼續吃著我的麻辣燙,門輕輕關上了。
改變心態
24日上午,或許是我學伴有把我的話聽進去,一整天去公司交通的路程,都是由他百度出來。其實我一直覺得磨合之中,改變一個人是必要的,兩岸實在隔著太深的刻板印象,但太多是被想像出來的。連續低迷兩天到公司,在今日我似乎開始找到了平衡點,公司的主管帶我和廣告商與供應商開會之時,也會詢問我一些想法。主動出擊,良性溝通,的確是一件很重要的想法,嘗試與主管提出想要實踐的部分,至少這一天,我是充實有收穫,我幾乎沒有時間打開微信社交軟件回覆訊息,但這一天我感覺我是有產值的。飛利浦,是一個非我專業領域與興趣的公司企業,但從小的人格教育我,凡是存在在你生命之過程,它必有它存在的原因。擺好姿態,從心向前,實習第三天,開始慢慢步入正軌,我告訴自己:「一切都會變好的。」
07/25(四)
昨天晚上和田佳航聊多很多,其實我覺得這個組織真的很不容易,把兩岸各種科系年齡不同背景的人結合在一塊,想想看這事多麼難的呀?昨天我問佳航,人到底為什麼而活?他回答說:「只要有一人願意理解我的創作作品,我就會是開心,就會持續下去。」曾經在書本或是電影影評也看到過這句話,當時覺得很矯情造作,但從他口中說出來,卻是一種對於「藝術工作者」的景仰。我一直覺得「信仰」與「歸屬」,在生命當中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架構一個屬於自己的宇宙觀。但某種程度從和他談話的過程中,我欣賞他的灑脫,對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獨特的思維模式,更準確來說我羨慕這樣的他。至少現階段,我很軟弱我辦不到,世俗裡還有我太多的包袱與依賴,我放不下這些東西。很開心能在一個群體之中,遇到一個很投契的夥伴。聊人生,聊理想,聊世界,漫漫人生我主宰著世界的洪流。
07/26(五)
星期四晚上,回到酒店,我和學伴到我房間理性分析了我們要磨合的狀況,以及思想上的差異。應該說,我們倆人格上價值觀其實都沒有問題,因為相互都有處理事情的一套模式,沒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適罷了。但我很慶幸他願意去和我溝通與聆聽,互相找到一個舒服的相處狀態。早上花了很久的時間跟供應商討論混剪視頻的內容,我主管可能因為要開會吧,所以就讓我單獨跟供應商對接,討論視頻內容修正方案,我挺感謝的。中午時間,和尊總討論了一下企業任務課題內容,和學伴制定好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一起和主管們到公司食堂吃飯,很開心能夠跟主管打成一片,一切感覺都變得越來越好,往好的軌道前行。以及對於課題的理解,我很想說其實公司原本就有發派內容的作業內容給實習生去執行,但是企業課題的部分似乎是為了給予UniYep組織方看的,不太清楚意義為何?不過既然我改變不了這個體制,我就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呀,加油衝呀,珊珊,你是最棒的。
07/29(一)
很多事情,歷經一個星期的洗禮,開始正軌的方向前行。我雖然抱怨,但其實我很感謝每一位Uniyep工作人員的付出,我曾經問過刁刁,到底是什麼讓你願意去持續待在這個大家庭裡,她沒有說什麼,但是我感覺到她在組織裡的收穫。也很感謝,我很我的學伴經歷了多次的深度溝通,找到一個平衡的互動方式,在公司也開始學習,在公司沒交代任務時,可以做做自己的事情,看看書,褪去身上的戾氣,從遠方審視現狀,擺好心態,我是學習與交流的,那一切都將是值得。
《實習第二週隨筆》 辛苦偶們小助手了,真的自從當了小組長,我發現工作人員的你們真的很辛苦,但或許是營員沒有看到你們的默默付出。
改變從心開始
記得第一週,我心裡真的很不能釋懷我來到這個營隊,到底在幹啥,我拼命告訴自己要擺正心態。營員裡面,我很喜歡跟我們航航說話暢聊,每一次和他聊天總覺得注入新鮮血液,思維上的碰撞,可能比我大一屆,他總是有一種智者穩重的氣質,指引我明朗的道路,我們可以暢聊人生,暢聊理想,暢聊人生觀。在我放下既有對營隊的期待,重新歸零去了解營員了解同事了解公司,我會發現這世界所有的善意都籠罩著我。我的meter尊總,中午有一天帶著我和大boss見面,我震驚又興奮,出自於我門大老闆竟然是台灣人,還是我大學老學長,「他鄉遇到同校」似乎是會有突然來的親切感,公司已經不只一次希望未來畢業後能在公司留用。社交一波後,過了一天,我們部門的小主管和我們開會討論企業課題,討論過後的閒聊家常。Catherine姊姊的那一句話一直在我心裡環繞許多,動容的心我不知如何表訴,他說:「很希望公司能來一個MAY,因為我覺得你懂我。」當時,我笑笑沈默沒有答應,記得最後離開辦公室,我起身告訴主管:「雖然在飛利浦這麼短暫,無法獨立完成項目內容,但是遇到你們這個好的主管,我真的很幸福很感動。」我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的人,喜歡赤裸地展現我對一個的欣賞與讚揚,而或相反來說我,我生氣卻也明擺顯露於臉上。收起我對於世界的厭世,我似乎逐漸發現這裡的美好。
「大型相親現場」
不知道小助手是怎麼覺得,和學伴相處的第二個禮拜,碰碰撞撞終於找到一個好的溝通平衡方式。從開始的我不能諒解他,到如今打從心裡認為我的學伴真的很好。我總會稱這種「兩岸夏令營」為邪教組織,你覺得這種短時間集體生活的狀態,很容易衝動戀愛,產生情素嘛?而悲傷的是這種短期的交流,也不能真實體現一個人原本生活狀態習慣等等,想想再過十幾天,離開上海,我帶著吃瓜群著的心,又想想站在遠處看看到底這屆會產生多少對「一個月情愫」現場。對於戀愛活得「佛系」的我,或許是身上了大四,生活忙碌要準備考研準備畢業設計,為未來出路做鋪墊,這兩岸夏令營的活動,或許在最後一天我會感謝這一場奇妙的經歷,但「抽離感」這種東西似乎已經離我遠去很久,長大後你會發現,感動的點越來越少,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悸動愈來愈少,對於所有變化都視為理所當然,想想挺可怕,但似乎就是如此。
傾聽室友之二三事
每天晚上我和室友都會在睡前聊聊最新動態,他會和我分享和學伴相處的狀況。作爲朋友我希望我室友能夠開開心心過完這一個月,於是在徵酌許久,我寫了一封信給他學伴:
不知道我突然這樣跟你說會不會很唐突,但是還是想說我室友她對你評價真的挺好,不過可能對於和你相處上,似乎還有一些磨合的空間。可能她講話比較直接或是有時候講話很難聽,像是她總是會和我抱怨說,你會希望她請你吃飯,或是買生日禮物給你,又或者是習慣性爆粗口砸東西,對我室友來說她有時候覺得是負擔,但卻不知道如何跟你表達。
或許是兩岸生活文化價值的影響,其實在這個夏令營我們所有人都是在和自己的學伴相互磨合交流的一種狀態。我室友雖然的確講話暴躁直接,可能與你工作上的方式節奏不太一樣,但她總是會跟我說你很有想法很優秀有自己思考的一套邏輯,覺得你挺厲害的,我不知道她會不會在你面前讚賞你?但她真的在我面前說過你很優秀。
可能更多的是來自於自身的自卑感,她會跟我說她來到這個夏令營挺害怕,她說她並非讀書很好學霸的人物,也沒有太多的專業能力,平時的生活費、學費她都是要自己掙的,身上所以花費都是她自己工作賺來的,但這些東西我相信她不會和你全盤托出。
其實自己也不太知道發這一個文給你的意義為何?但是我只想讓你知道我室友其實挺想和你磨合好關係,達到一個良好的平衡,或許從我口中說出她的事情,你能更了解她內心的想法。我曾經跟我學伴有過激烈的思辨與溝通,我曾經不知道我到底來這個夏令營這個實習有這個學伴的原因為何,但我一直相信宇宙讓你相遇經歷的事情,一定有它的道理。說這麼多只是希望能能多了解我室友一些。以上而下面則是她學伴回覆的:收到。感谢你,刚才在工作,没看到。你的言论让我感受到尊重和你们的感情,我倍感荣幸收到你的想法。但是我想说一些。我知道你们晚上在聊天,我也知道她会怎么说。不过可能言过其实了很多,就比如买礼物请吃饭,我没有不要脸到那一步,我们是一直在开玩笑,同样她也有和我开类似的玩笑。只是回过头,她回去会说,我认为这就是个玩笑,anyway。
“但不知道如何表达”。我想她表达的足够了,我总会感到她回去后和和我在公司完全是两个人,我有时候会对她的行为感到莫名其妙,可是我会这么想“这就是她的性格,开玩笑,甚至总莫名其妙拍我照片发朋友圈,发群里等等”。可是我觉得这就是她的性格,我也当做玩笑。
文化确实有别。不过我在尽可能包容,其实 她也有很多会让我感到生气冒犯,只是我不在乎,我觉得都是玩笑没什么,我也会回一个玩笑,顺着她的话说,她突然就拿出手机让我再说一遍,她要录像,然后发群里。 (???) 可是我不介意,我不可能作为一个男性直接对她发火,我也一直很理智。她处事的更多感性。至于你说你相信她可能没有对我和盘托出的东西 她第一天就告诉我了,所以我经常帮她算一算怎么样吃喝玩乐划算(因为她要旅游10天,还要去西安)。
and 我真的没有需要她请客,我也和她说了开玩笑,所以我不太理解她为什么还要以为我当真,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多不能理解但是只能接受的地方。我认为这个点不需要磨合,默认即可,我已经默认了,而她只是不过心的抱怨,在公司也是这么和我抱怨等等。最后。认识你们很高兴啊嘿嘿,我觉得蛮酷的,我也感觉你很用心。我没有任何抱怨,如果让我按照台湾男生的说话方式对她等等,她可能习惯,但是她还会有意见。我觉得保持稳定就很好,因为其实并没有影响到什么。
你发的东西,字字箴言,我备受感动,感谢你嘿嘿。(他肯定说我叹气不耐烦啥的…我和她说了好几遍了,刚才又说了,就是我习惯深呼气,因为我本身鼻炎等等养成了这个习惯)回答你的问题:我想你发长文就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这是可歌颂的。并不唐突。以上。
語畢,我沒有在回覆他,其實我室友和他學伴的關係不算好不算壞,只是作為朋友我希望能有個第三者介入讓雙方靜下心來更了解彼此,這或許是在我和我學伴磨合之間所看到的,在第一週我的學伴似乎不能理解我所與他表訴的想法,於是我試圖找找田導刁刁第三方與他聊聊,兩人相處的撞塊真的改善很多。
倒數最後14天,我是一種既開心又複雜的心態,不多說了,我一直深信:「命運輪盤的運轉,自有它形成的道理。」最近看的一本書,陸小曼撰,,「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體悟。」田導和我分享的一首歌you can’t always get you want.也想分享給你,一種安定的信仰與力量。漫漫人生,我主宰著時間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