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遲鈍」的能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近一直沒有更新的網站,好像是生活不停地忙碌著,一直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了解自己到底想要甚麼。所以有一段時間「鈍感力」這個詞彙就忽然火了一把。
漫漫人生 我主宰著時間洪流
最近一直沒有更新的網站,好像是生活不停地忙碌著,一直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了解自己到底想要甚麼。所以有一段時間「鈍感力」這個詞彙就忽然火了一把。
打開iphone設置裡的屏幕使用時間,上面顯示我一周日均使用 […]
在秋天的護膚之中,保濕被提上了首位,也有人說「會保濕的女孩,皮膚都不會太差。」
「隔著兩層口罩去親吻的畫面,或許更帶有諷刺意味、更有痛感;在 […]
那些簡單的痛哭失聲,最純粹的讚美,成長是將每一個片段弱化孩提時期的稚嫩。而這世界的真相,就像是一繩窗戶紙,我們拼命地捅破它,只為了看見我們,還隔著玻璃。一個老人辭世,就像是一座圖書館被燒毀。
不得不說美劇《新聞編輯室》,它大概是至今還保留著新聞理想的人的防腐劑,這幾天因為工作需求,去碼了很多過往新聞編輯文學作品的數據文獻,寫了一篇關於當代出版編輯的沒落,透過由今到古的經典影視作品邂逅一場文學革命的撰文,我一直在思索著編輯邏輯的重要性,插播一些許知遠老師今天的《十三邀》又更新了,這一期是一場與科學家對話的無限探索,探索著當代的外星人,就是傳統社會中的鬼的建構。
前段時間 #鈍感力 一詞大熱,說的是現代人不要對日常生活太過敏感,必要的鈍感力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與智慧。不得不說這個詞彙送給現在的我,再適合不過。
或許是生活的磨利,後來會慢慢發現,同溫層的大家都在低調不張揚的耕耘成自己理想的模樣,想起了那一句話「流水不爭鮮,爭得是滔滔不絕。」人生不過是一場場短跑中的馬拉松,而每一個人所認為的高點都不一樣。前陣子讀了李尚龍老師出的新書《三十而已,最好的明天還在等你》,22歲的我不禁想著8年後的我會成為什麼模樣。
禮物的美好不只是因為紀念節日,貴重與否也並不代表感情的深淺, […]
畢業後的生活愈來愈真實,或許在每一個選擇裡,都會決定將來的生活。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還是多為自己而活?我想選擇後者,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如今大數據互聯網時帶來臨,在大陸地區幾乎人人手上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手機等於錢包不必再攜帶厚厚的紙鈔,還擔心被偷。線上支付與轉帳匯款將成為未來的趨勢,你能想像一下如果現在有一個功能可以直接讓你在家就能國內外匯款。
告別,真的像是一條漫長的路上,奔跑著。而這奔跑的場景,我想起新海誠《追逐繁星的孩子》的主題曲。你就這樣消失在我生命中,我想起了那句話:「我不想耽誤你的人生,還是當朋友吧。」
位於忠孝sogo後面,台北東區精華中心光面暗黑色系工業風味的建築牆面, 門口位於低調的巷口,給人整體洗鍊奢華。
晚間行走在幸福里上,街道寧靜心情也跟著悠哉起來,下榻台北時代寓所,享受在這裡的每一個「片刻」。都說「時間」是這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而「時代」則是時間的總合,我不禁在想著創辦人創立這間建築想表達的心境。
一個人到底追求甚麼? 我一直在思索著年輕這個藉口,不知道還能 […]
冷靜地思考,熱情地生活,一直是我作爲編輯後嘗試灌輸我自己的,抱著筆電在鍵盤上來來回回反覆敲打,依舊表達不出心中所感,近期滿滿是充滿社會現實的爆擊,然而仍然想分享些工作即將滿4個月後的我,高光感謝的片刻。